上周我們講到人工雕琢的景石有著獨特的魅力,憑借著人工設計獨攬了視覺美感,這次我們來聊聊自然景石的魅力。上周我們講到人工雕琢的景石有著獨特的魅力,憑借著人工設計獨攬了視覺美感,這次我們來聊聊自然景石的魅力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景石融入城市環境和風景名勝之中,堆疊假山、駁砌池岸、草坪點綴、景墻,各類置石方式
一講到江南水鄉,你會想到什么?紹興的烏篷船?烏鎮的枕水人家?還是那粉墻黛瓦的江南古鎮?都說粉墻黛瓦,小橋流水是江南的標配,可你是否留意過樓宇間,深巷里,腳底下的斑駁石板路? 打江南走過,遇上雨天,雨滴滴落青石板上噠噠噠作響,撐著油紙傘獨自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,正如戴望舒筆下的《雨巷》。一幅煙雨朦朧的
要說起藝術匯聚之地在哪兒,想必沒有一個地方敢和美術館“爭名”,世界上有很多的美術館,收藏著千百年來的藝術之作。但僅僅依靠庭院設計,連續16年蟬聯美國雜志《JOURNAL OF JAPANESE GARDENING》庭園排名第一的足立美術館,擁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藝術魅力!足立美術館之前是其創始人足立全康的私宅。它被群山環繞、
水,美妙而富于想象力:帶給我們裝點花園小空間的無限靈感....水具有神奇的魅力,它為小小的花園帶來了光影、聲響以及動感的變化。假山池水倒影幻射出水形態的多彩多姿,而飛瀑和噴泉則隨著陽光起舞,增添花園的韻律感。假山魚池在庭院中鮮明突出,與周圍植物相呼應,動靜相結合,為庭院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。然而隨著四季的
園林作為一門藝術,對于意境有著很高的要求,除了普遍的山、水組合,“石”作為現代園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,帶個人們無窮的想象空間和精神享受。石材上的特有紋理、造型、輪廓、色彩都有這獨特的美學意義,將這些因素與現代美學中的點、線、面結合,有助于發揮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的美學特點。落實到景觀搭配中,
在日式庭院里最常見的便是枯山水景觀,無水甚似水。然而,今天我們將介紹的便是更具動態美的水缽景觀。立體的日式園林畫卷里,藏匿的一角~日本的園林文化大多是自然簡約幽靜的風格,以自然為主景,襯托出主人天然之上的觀念。在日本園林藝術中的石水缽,以最原始最古老的石材制作成缸、盆、錢幣、缽盂等形狀,簡約而不簡單